医院新闻
中外专家齐聚北京 共探胸外前沿进展:2025北京国际胸外科学术大会开幕
7月26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承办的2025北京国际胸外科学术大会暨第九届中意胸外科微创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场汇聚了国内外顶尖胸外科及胸部肿瘤专家的学术盛会,以“赋能、致远”为主题,聚焦胸外科领域的最新技术与挑战,为国内外同道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共同擘画学科未来发展蓝图。
开幕式上,大会主席、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张毅致欢迎辞,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希望大家在这个高水平多元化的学术平台可以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推动全球胸外科事业不断攀登新高峰。
在致辞中,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书记管仲军表示大会聚焦胸外科的前沿热点学术议题,是全球胸外科领域智慧与技术创新碰撞的集中体现,希望此次会议能够为我国提升胸外科整体诊疗水平、探索未来发展方向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意大利胸外科学会 Mario Nosotti 主席祝贺大会召开,肯定其对国际胸外科合作创新的桥梁作用,期待促进国际交流以推动全球胸外科发展和患者福祉。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航介绍了北京市在健康建设、公共卫生、医疗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强调胸外科的重要性,希望胸外科专家更好地推动对口支援工作,促进全国胸外科水平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吉训明在致辞中表示胸外科作为首都医科大学40个专科院系之一,在疑难疾病诊治及老龄化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从教学、科研、医疗三方面对胸外科建设提出了建议,助力学科跨越式发展。
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院士通过视频向大会表示祝贺。
意大利、美国、瑞士、西班牙、日本等国家和中国国内的几十位著名胸外科及胸部肿瘤领域专家,围绕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胸壁疾病、肺移植等核心疾病,深入探讨微创手术技术革新、围术期综合治疗、肺移植关键技术与供体评估、快速康复理念、肺癌全程管理以及人工智能在预测术后并发症、辅助诊疗决策等领域的突破性应用。中外专家通过主题演讲、名家对话等形式,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
会上,张毅教授报告了针对术后病理确诊为IA期但合并高风险因素,如病理亚型实体性、微乳头型;气腔播散;脉管瘤栓等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团队进行的回顾性研究发现,对于这部分传统认为“术后无需治疗”的早期患者,若存在特定高风险因素,术后接受药物辅助治疗,能显著降低复发率并延长患者生存期。这一发现为早期肺癌患者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重要依据,有望改变临床实践。